• 賞藝術·以美育人--秦篆代表作《嶧山碑》賞析

        發布日期:2023-10-12 10:07: 瀏覽量:

        《嶧山碑》是秦代小篆的典型代表,于秦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率群臣東巡登嶧山時,傳由丞相李斯所書,其內容是歌頌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嶧山碑》還有《嶧山刻石》《秦始皇登嶧山紀功刻石》等別稱,碑石現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如今所能見到的《嶧山碑》最好的版本是宋代鄭文寶根據徐鉉的摹本在長安重新書丹所刻之碑。《嶧山碑》的內容由始皇詔和二世詔兩部分構成,始皇詔共144字,二世詔從“黃帝曰”開始,共79字,碑陰有鄭文寶的題記。《嶧山碑》用筆勁挺,每一個字的筆畫皆均勻整齊地分布排列,并且粗細一致,給人一種端莊典雅的感覺。

        圖1.png

        秦李斯(傳)《嶧山碑》拓片

        小篆的筆畫主要以線條為主,有橫畫、豎畫和帶有弧度的筆畫,這些筆畫的起筆和收筆均呈圓形,書寫時要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并在行筆過程中要保證筆畫的粗細一致,同時也要注意筆畫與筆畫之間的空間要均勻。

        《嶧山碑》的字形多是方而略長,并且筆畫集中在字的中上部分,形成上密下疏的風格特點。在臨摹的過程中,為突出這個特點,可以讓豎向的筆畫盡量拉長,形成長方的特征。

        《嶧山碑》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單個字表現出的對稱性,從上述所列舉的例字可以看出,每個字皆可沿字的中軸線形成對稱,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秩序整齊之感。因此,在臨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稱部分的表現,線條的弧度大小以及粗細都應盡量保持一致。

        《嶧山碑》中字的重心一般位于中間偏上的位置,就像人心臟所處的位置。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意重心的把握,往下延伸的長筆畫也是為了讓字的重心居于中間偏上。

        對于小篆的學習,《嶧山碑》是初學者的首選學習對象,并且篆書的學習對于其他書體的書寫也很有幫助,因為隸、楷、行、草都是在篆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了解和學習篆書,能為學習其他書體打下基礎。


      中心概況
      組織機構
      規章制度
      新聞公告
      教育教學
      藝術活動
      藝術學習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婷婷97狠狠做 |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