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9-03 09:00 瀏覽量: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以“終戰詔書”的形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將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的原因: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東京時間),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于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簽字,接受日本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9月3日,當時的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3天,并于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4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將8月15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通告,將抗戰勝利紀念日改定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于投降條約以后。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9月3日。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余人,大半個中國被日軍踐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軍閥割據、孱弱不堪。1936年中國工業產值約為13.6億美元,而日本的工業產值達60億美元。然而,即使敵強我弱中華兒女仍奮勇殺敵,無數志士拋家棄子、不顧生死,為保衛山河拋灑熱血,14年浴血奮戰,終于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四萬萬中國人民熱淚盈眶舉國歡慶,萬人空巷!這是屬于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勝利!更是屬于中國人民的勝利!
如今,當年的貧弱已一去不返,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正身處生機勃勃的中國,有強大的國家做后盾,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倍感自豪,我們致敬先輩,也致敬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勿忘歷史,珍愛和平!振興中華,吾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