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院心理,與你同行】共抗疫情,守護心靈
發布日期:2020-01-31 20:00 瀏覽量: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全國上下都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我們每一個老師、同學也都在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消毒。可能有些老師、同學會出現一些擔憂、焦慮等情緒,為更好地幫助我校師生做好身心調適,為有需要的老師、同學及社會公眾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援助,應對疫情發生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危機狀況,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于2020年1月30日起提供在線心理支持與援助工作,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和我們聯系:
QQ:1092753565(同郵箱)
咨詢時間:上午08:00-12:00
下午15:00-18:00
附:疫情期間心理防護建議
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河南省督導點負責人、河南大學王瑤教授和河南省心理學會、河南大學李永鑫教授共同發文,為我們介紹了10條防護要點:
1、保持自然的生活節奏和穩定的狀態。如正常的飲食習慣合理的作息制度等。
2、防止吸納有關病毒的過量或失實信息。要相信國家有能力處理類似的危機事件,以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不道聽途說,不偏聽偏信。
3、保持家庭環境的干凈、整潔,溫馨。家會使我們感到安心,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和支持很重要。
4、讓自己行動起來。避免惰性,多做事情,行動會增強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和信心。比如與孩子做做互動游戲,全家人組織一次卡拉OK大賽等。
5、保持與親人的及時聯系與溝通。今年過年我們可能無法回到親人身邊,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跟家人保持聯系,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送去新年的祝福,相互的鼓勵和支持會使我們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6、正性思維,積極賦意。當負面的信息太多的時候,會使我們陷入思慮的漩渦。多一些正面的思考,賦予一些負性事件以積極的意義,便于保持積極、穩定的心態。比如,任何災難都是我們要面對的,經歷這樣的挑戰會使我們更具正能量;平常太忙,這些天呆在家里,正好可以感受一下悠閑、安靜的慢生活等。
7、及時釋放情緒。當我們體驗到焦慮、抑郁、煩躁等情緒時,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情緒疏泄方式。比如向親人傾訴,說說自己的煩惱,做做瑜伽,讓自己徹底放松一下等。
8、給予他人關懷和支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我們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情的時候,也會感受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溫暖。
9、合理施救。如果發現身邊有疑似病人,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采取合適的方式對他人實施救助。
10、及時求助。如果感到心理壓力很大,無法做到自我調節,建議及時尋求心理援助,讓專業的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幫助我們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