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院官方微信學院官方微信

      我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日期:2021-06-18 17:17 瀏覽量:
      漯食職院〔2021〕  號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關于印發《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方案》的
      通   知
      各系部、院直各單位: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方案》已經院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附件:《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方案》
                      
        2021年3月3日
       
      附件: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 號)文件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我院實際,全面推進我院課程思政建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緊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價值塑造、知識技能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構建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建設目標
      (一)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牢固樹立課程思政意識,切實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將知識技能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有機融入每一門課程,逐步形成教師人人講思政、課程門門有德育的良好育人格局。健全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形成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
      (二)成立“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提升課程思政研究水平;
      (三)思政課程做引領。 至2025年,培訓2名德育骨干管理人員或思政課專任教師,建設省級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培育1個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建設1個省級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
      (四)“課程思政”全覆蓋。至2025年,培養2-3個優秀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成3-5門專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2-3項,形成2-3個省級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思政教育案例。
      三、建設內容
      (一)出臺《漯河食品職業學院“三全育人”實施方案》,健全“三全育人”體制,完善黨委及各級黨組織主導、院長負責,政工隊伍、輔導員、任課教師、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營造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良好氛圍。
      (二)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紅色成功學系列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校情,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提高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修養,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斷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教育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五)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學思踐悟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加強對《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的教育學習,了解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體系,樹立國家安全底線思維,將國家安全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強化責任擔當。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和能力。
      (六)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引導學生養成嚴謹專注、敬業專業、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質。深挖優秀教師、校友典型事跡,將優秀教師、校友先進事跡,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并自覺實踐各行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增強職業責任感,培養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公道辦事、開拓創新的職業品格和行為習慣。
      四、重點任務及舉措
      (一)持續完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
      成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領導小組。由院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意識形態和教學工作、學生工作的院領導任副組長,黨辦、組織部、宣傳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學生工作部(處)、團委、科技處、實訓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創新創業中心、各系部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籌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教務處),教務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落實開展各項工作。
      (二)科學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實施“‘院、系、教研室’三級教學改革推進計劃”,遴選2-3 個課程思政建設示范系(教研室),通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各類課程群-具體課程”三級目標結構,形成培養方案引領、課程群帶動、各門課程具體實施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模式,實現知識技術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課程思政改革創新目標。
      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育人要求,明確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重點。公共基礎課程要重點建設旨在提高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質、科學精神、憲法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認知能力的課程,持續打造有特色的體育、美育類課程,幫助學生增強體質、錘煉意志,提升審美、陶冶情操。專業類課程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實踐類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課程應融入理想信念、家國情懷、道德品質、法治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業能力。
      牽頭部門: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部門:各系部
      (三)加快完善課程評價激勵機制
      提高課堂教學責任意識,健全課堂教學管理體系,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教學建設,貫穿于課程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實習、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各環節,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課程標準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研究制訂科學多元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標準,明確教學設計、育人因素、挖掘轉化、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素養等方面測評指標,開展實質性評價。在課程目標、教學設計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技術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課程的遴選、立項、考核和驗收中設置“德育功能”指標。修訂相關教學質量檢查或評價辦法,在“質量評價標準”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作為首要因素,進一步形成全員育人有效機制。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評審指標體系中強化課程思政相關指標,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規范課堂教學管理,嚴肅課程教學紀律,強化教師授課紀律約束,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課堂教學管理的根本要求。
      牽頭部門:教務處、人事處(教師工作部)、馬克思學院
      責任部門:各系部
      (四)深入拓展課程思政第二課堂
      優化課程思政第二課堂建設路徑,加強第二課堂思政實踐與探索,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貫穿第二課堂全過程,進一步開拓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學術交流、實習實踐、創新創業、文體活動等板塊分類構建課程思政第二課堂課程建設體系。深入挖掘第二課堂的思政教育元素,利用漯河及周邊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實習實訓、專題講座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形式,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創新創業教育要融入愛國情懷、政治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品質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優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發揮協同育人作用。要建立第二課堂成績記錄考評辦法、育人效果評估機制和“三全育人”成效考評機制,對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效果和教師的育人效果進行綜合評判、及時反饋,形成教學過程的完整閉環。
      牽頭部門:學生工作部(處)、院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部門:教務處、實訓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創新創業中心、各系部
      (五)著力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
      加大教師教育培訓,在教師入職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師德師風和教學能力專題培訓中突出課程思政,強化教師課程思政責任意識。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分專業領域開展經驗交流、教學觀摩、教學培訓等活動,建立健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充分發揮基層教學組織作用,加強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開展知名教授學者、“杰青”、 文明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等帶頭講課程思政活動。通過課程思政教學先鋒傳幫帶、課程組集體備課、思政課教師與公共課、專業課教師合作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教研等手段,推動廣大教師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牽頭部門:人事處(教師工作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部門:各系部
      (六)積極拓展課程思政渠道
      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名師與團隊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建設省-市-院-系四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充分挖掘凝練學院優勢專業特色,至2025年培訓2名德育骨干管理人員或思政課專任教師,建設省級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培育1個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建設1個省級思想政治課示范課堂;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培養2-3個優秀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成3-5門專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2-3項,形成2-3個省級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思政教育案例。切實發揮其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的帶頭示范作用,深入推進課程思政課程建設。
      牽頭部門:教務處、人事處(教師工作部)、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部門:各系部、科技處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組織領導。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相關制度措施,健全工作機構,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二)強化部門協同。加強教務處、黨辦、宣傳部、組織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部(處)團委等相關部門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各系部、工作聯動,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三)落實經費保障。設立課程思政建設專項經費,用于課程建設、師資培訓、改革研討和成果展示活動,進一步凝練成果,擴大成果的展示面和輻射效應。通過項目的形式對課程思政試點單位或立項課程給予一定經費資助,并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動態管理,對于工作開展突出的系(部)、優秀團隊和優秀教師等給予獎勵。
      (四)注重總結推廣。將課程思政教學建設納入黨建工作大局中通盤考慮,注重總結凝練課程思政建設的先進經驗,樹立典型,加強宣傳、交流和推廣,將課程思政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適時轉化為理論成果和相關制度,進一步強化課程思政育人成效。
      (五)加強評價考核。落實系部主體責任,建立課程思政工作評價體系,將系部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情況納入各系部黨政負責人年終述職考核評議及績效考核。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建設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創新學生的課程學習評教體系,將價值引領、知識技術傳授、能力培養等教學目標達成度納入評教內容。

      友情鏈接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丝袜精品国产香蕉在线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污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