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院官方微信學院官方微信

      開展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1-06-18 16:41 瀏覽量:
      各系部、處室:
      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課程思政”要求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三教改革”,提高我院全體教師素質,夯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2021年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競賽活動的通知》(教辦職成〔2021〕91號)要求,現就我院開展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教學能力競賽活動安排
      (一)參加對象。我院高職在職教師(包括在編在崗教師、簽訂正式聘用合同并連續全職在我院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聘教師)均可參賽。鼓勵行業企業人員參與教學能力競賽活動,可以單獨參賽,或作為兼職教師與學院教師開展校企“雙元”教學,促進校企“雙元”育人。
      (二)活動組織。漯河食品職業學院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由漯河食品職業學院與北京人人出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學院黨政主要領導、北京人人出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及專家、學院各系部、教務處、行政辦、升本辦、人事處、科技處、實訓中心、督導處、紀檢監察室等主要負責人,組成組委會。教務處具體承辦,全面負責競賽的籌備、組織與協調等工作。
      二、競賽內容要求
      (一)競賽內容
      重點考察教學團隊(2—4人)針對某門課程中部分教學內容完成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評價目標達成、進行反思改進的能力。
      1.教學內容。立足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落實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對接職業標準(規范)、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關注有關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結合專業特點,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工匠精神、職業道德等內容。實訓教學內容應基于真實工作任務、項目及工作流程、過程等。
      2.教學設計。依據實際使用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選取參賽教學內容,進行學情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合理應用技術、方法和資源等組織教育教學,進行考核與評價,持續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專業課程應基于工作任務進行模塊化課程組織與重構,采用強化能力培養的項目化教學等行動導向教學方法。
      3.教學實施。教學實施應注重實效性,突出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實現師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動,關注教與學全過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據反映出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注重合理使用國家規劃教材。專業課程應積極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引入典型生產案例;實訓教學應運用虛擬仿真、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信息技術手段以及教師規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學生基于任務(項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育學生的職業精神。
      4.教學應變。要高度重視、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落實“停課不停學”要求,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組織形式和資源提供等,總結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經驗,推動創新、完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更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生態。
      (二)參賽作品及材料
      教學團隊選取某門課程在一個學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學任務作為參賽作品,完成教學設計,組織實施課堂教學。教學內容要符合教育部印發的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中的有關要求,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應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礎性、體現職業性、反映時代性;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內容應對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教材的選用和使用必須遵照《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和要求。鼓勵推薦落實公共基礎課程標準、體現課程思政和勞動教育要求、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和中外合作辦學、針對高職擴招生源特點實施教學、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良好的參賽作品。
      參賽作品材料包括實際使用的教案、3—4段課堂實錄視頻、教學實施報告,另附參賽作品所依據的實際使用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有關要求詳見附件1)。
      三、競賽評判與獎勵
      (一)競賽評判。由學院聘請校內外職教專家、教學競賽專家、行業企業專家等組成三個評審組(初評和決賽均臨時組建),負責競賽評判工作。同時,加強競賽事務仲裁、監督工作。
      (二)獎勵設置。本次競賽的獲獎等次與比例分別為:一等獎15%、二等獎25%、三等獎30%(按每組實際參評數分別計算,一等獎至少取1項,其它4舍5入)。一、二等獎根據評審參賽作品材料和教學團隊現場表現及答辯情況,折合、累計、排序確定競賽成績,合計分值為100分,其中決賽前提交材料初評30分,現場展示環節60分,答辯環節10分。三等獎根據初評成績排序確定。綜合系部競賽組織情況、參賽作品和成員資格審核情況、參賽作品獲獎情況等因素,評定系部優秀組織獎。各等次獎勵均有獎勵證書及適量獎品。
      四、競賽分組及參賽限額
      (一)競賽分組
      分設3個組別。
      1.公共基礎課程組:參賽作品應為公共基礎課程中不少于12學時連續、完整的教學內容。
      2.專業課程一組:參賽作品應為專業基礎課程或專業核心課程或專業拓展課程中不少于16學時連續、完整的教學內容。
      3.專業課程二組:參賽作品應為專業核心課程或專業拓展課程中不少于16學時連續、完整的教學內容,其中必須包含不少于6學時的實訓教學內容。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中的實習項目工作任務也可參賽。
      (二)參賽名額
      各系部在組織本系部初賽的基礎上,推薦參賽作品。每系部最多不超過5件。公共基礎課程組作品各自不能出現課程的重復,專業課程一組、二組作品不能出現專業大類的重復(同一專業大類作品不能同時參加專業課程一組和二組)。
      五、競賽程序及時間安排
      學院評審組采取先初評后組織決賽的方式進行。初評時(初評時間暫定5月21日,如有變動另行通知),評審參賽作品材料,確定入圍決賽的作品,初定擬獲得三等獎的作品。決賽時(決賽時間暫定5月25日,如有變動另行通知;決賽地點待通知),教學團隊介紹教學實施報告、針對抽選教案中的自選內容進行無學生教學展示、回答評委提問(有關要求詳見附件1)。如因疫情等特殊影響,決賽有關安排另行通知。
      六、報名方式與要求
      (一)報名方式
      1.參賽對象應為我院高職在職教師,學校正式聘用的企業兼職教師可按要求參加專業(技能)課程組的競賽。每個教學團隊由實際承擔參賽課程或相關課程教學(含實習指導)任務的教師組成。
      2.除公共基礎課程組外,每個教學團隊可吸收1名學校聘用的企業兼職教師作為團隊成員參賽。
      3.鼓勵各級教學名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教學成果獎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優秀教師報名參賽。
      4.教學團隊成員所在系部均須在近2年內實際開設參賽作品教學內容所屬的專業(須依規在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和課程,成員須實際承擔有關教學任務。
      5.參賽作品應為原創,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如引起知識產權異議或其他法律糾紛,其責任由教學團隊承擔。除教學團隊事前特別聲明外,學院擁有對參賽作品進行一定范圍內公益性共享的權利。
      (二)報名要求
      1.各系部應指定專人認真填寫《參賽報名表》《參賽匯總表》(附件2、3),加蓋公章后于2021年5月12日前報送到教務處(北校區E308室)。
      2.2021年5月19日前,按要求完成所有參賽作品材料(包括參賽作品文檔材料和參賽作品視頻材料)并報送到教務處(北校區E308室)。
      3.除《參賽報名表》《參賽匯總表》之外,所有參賽作品材料(含文件名及其屬性)和決賽現場的介紹、教學、答辯,均不得泄露系部名稱。故意透露相關信息的,取消其參賽資格。
      4.不接受教學團隊單獨報名和材料上報。各系部應認真做好審核工作,核對專業備案、人才培養方案網上公示、課程開設、授課班級人數、教學團隊成員身份、實際授課、省級競賽遴選等情況,并附相關佐證材料;同時,認真檢查參賽作品材料是否泄露信息。參賽作品及教學團隊成員的真實性、準確性等方面出現的問題。
       
      附件:
      1.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參賽作品材料及現場決賽有關要求
      2.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參賽報名表
      3.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參賽匯總表
      4.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評分指標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公章)
       
                                            2021年5月6日
       
       
       
       
      附件1:
      2021年“人人出彩杯”
      教學能力競賽參賽作品材料及現場決賽有關要求
       
      一、參賽作品文檔材料
      所有文檔材料均要求規范、簡明、完整、樸實,以PDF格式提交,每個文件大小不超過100M。
      (一)參賽教案
      教學團隊根據提交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選取該課程在一個學期中符合規定的教學任務作為參賽作品,撰寫實際使用的教案。教案應包括授課信息、任務目標、學情分析、活動安排、課后反思等教學基本要素,設計合理、重點突出、規范完整、詳略得當,能夠有效指導教學活動的實施,應當側重體現具體的教學內容及處理、教學活動及安排。原則上每份教案的教學內容不超過2學時,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內容可以不超過4學時。每件參賽作品的全部教案按序逐一標明序號,合并為一個文件提交。
      (二)教學實施報告
      教學團隊在完成教學設計和實施之后,撰寫1份教學實施報告。報告應梳理總結參賽作品的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實施過程、學習效果、反思改進等方面情況,突出重點和特色,突出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的創新舉措和成效,可用圖表加以佐證。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內,插入的圖表應有針對性、有效性,一般不超過12張。
      (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教學團隊提交實際使用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按照《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和《關于組織做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9〕61號)有關要求修訂完善。參賽內容為公共基礎課程的,只需提交實際開設該課程的其中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四)課程標準
      教學團隊提交參賽作品實際使用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應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依據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中的相關標準要求,科學、規范制定,說明課程性質與任務、課程目標與要求、課程結構與內容、課程實施與保障、授課進程與安排等。多個授課班級只需提交其中一份附有某一班級授課計劃表的課程標準。
      二、參賽作品視頻材料
      教學團隊成員按照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含實訓、實習),錄制3—4段課堂實錄視頻,原則上每位團隊成員不少于1段,應在實際教學(含頂崗實習)場所拍攝,參與教學的應是授課班級的全體學生(按照課程標準、教學實際等情況設計實施分班教學的需有專門說明)。課堂實錄視頻每段時長8—15分鐘,總時長控制在35—40分鐘;每段視頻可自行選擇教學場景,應分別完整、清晰地呈現參賽作品中內容相對獨立完整、課程屬性特質鮮明、反映團隊成員教學風格的教學活動實況。高職專業課程二組參賽作品的視頻中須包含不少于2段反映團隊成員關鍵技術技能教學操作與示范的教學實況。
      課堂實錄視頻須采用單機方式全程連續錄制(不得使用搖臂、無人機、虛擬演播系統、臨時拼接大型LED顯示屏等脫離課堂教學實際、片面追求拍攝效果、費用昂貴的錄制手段),不允許另行剪輯及配音,不加片頭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系部名稱。采用MP4格式封裝,每個文件大小不超過200M。每段視頻文件以“教案序號+教學活動名稱”分別命名。
      視頻錄制軟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編碼格式壓縮;動態碼流的碼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過1280Kbps;分辨率設定為720×576(標清4:3拍攝)或1280×720(高清16:9拍攝);采用逐行掃描(幀率25幀/秒)。音頻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壓縮;采樣率48KHz;碼流128Kbps(恒定)。
      三、決賽程序
      (一)賽前準備
      1.入圍決賽的教學團隊賽前按通知到指定地點報到并熟悉賽場,抽簽決定場次。
      2.教學團隊按抽簽順序進入備賽室,在參賽作品范圍內隨機抽定兩份不同教案,自選其中部分內容進行準備。
      3.教學團隊在備賽室可利用自帶資源與網絡資源進行準備,限時30分鐘。
      (二)內容介紹與教學展示
      1.教學團隊按時進入競賽室,首先簡要介紹教學實施報告的主要內容、創新特色;然后由兩名參賽教師分別針對所抽定的兩份不同教案中的自選內容進行無學生教學展示(如,新知講解、示范操作、學習結果分析、課堂教學小結等),教學展示應符合無學生教學情境。
      2.介紹教學實施報告時間不超過6分鐘,兩段無學生教學展示合計時間12—16分鐘。期間另外安排換場準備,用時不超過5分鐘。
      (三)答辯
      1.各評審組評委針對參賽作品材料、教學實施報告介紹和無學生教學展示,集體討論提出3個問題(包括參賽作品所涉及的學科、專業領域的素質、知識、技能等)。評委討論時教學團隊回避。
      2.教學團隊針對屏幕呈現的問題(評委不再復述或解讀、可以事先指定答題者),逐一回答并闡述個人觀點(可以展示佐證資料),時間不超過8分鐘(含讀題審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評委可以追問。
      如因疫情影響,決賽時間和組織形式另行通知。
       
       

       
      附件2;
      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參賽報名表

       
      參賽作品基本信息
      □高等職業教育組
      □公共基礎課程組 □專業(技能)課程一組 □專業(技能)課程二組
        專業名稱: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專業代碼:
      課程名稱  
      作品名稱
      (教學任務精確表述)
       
      課程總學時   參賽學時   授課班級人數  
                 
       
      參賽教師基本信息


      系部全稱  
      姓名   性別   民族   教齡  
      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職務 □普通教師 □教研室負責人 □系(分院)負責人
      □院領導
      1寸照片
      (可使用電子版)
      職稱 □未定級 □初級 □中級 □副高 □正高
      學歷 □大專及以下  □本科  □碩士  □博士
      身份 □在職教師  □企業兼職教師
      承擔教學任務   拍攝視頻名稱  
                             
       
      參賽承諾與說明


      本校本課程作品未在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是  □否
      本校本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作品未在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本人未在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教學能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是  □否
      以上填報作品信息、個人信息均真實無誤 □是  □否
      參賽作品材料沒有泄漏地區、學校名稱 □是  □否
      保證參賽作品無知識產權異議或其他法律糾紛 □是  □否
      同意比賽執委會擁有對參賽作品進行公益性共享權利 □是  □否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網址  
      參加省級競賽情況  
      請確認以下情況是否符合競賽要求并提供佐證材料(提交電子資料,如班級花名冊):
      □專業備案  □實際招生  □課程開設  □教學團隊成員參與教學  □授課班級學生參與拍攝
      個人簽字  
      (所在系部簽署意見并蓋章)
      日期:
      (學院教務處簽署意見并蓋章)
      日期:
             
       
       
       
       

      附件3
       
      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參賽匯總表
                         系(部)
      .
      序號 組別 公共基礎課程
      /專業名稱
      課程名稱 作品名稱
      (教學任務精確表述)
      系部名稱
      (規范全稱)
      教學團隊
      聯系人
      聯系電話
                     
                     
                     
                     
                     
                     
                     
                     
                     
       
      填表人:            聯系電話:               電子郵件:                 

       
      附件4:
      2021年“人人出彩杯”教學能力競賽評分指標
      一、公共基礎課程組


      評價
      指標

      評價要素
      目標

      學情
      20 1.適應新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發布的公共基礎課程標準有關要求,緊扣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安排,強調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信息素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2.教學目標表述明確、相互關聯,重點突出、可評可測。
      3.客觀分析學生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學習特點、專業特性等,詳實反映學生整體與個體情況數據,準確預判教學難點及其掌握可能。
      內容

      策略
      20 1.思政課程按照“八個相統一”要求扎實推進創優建設,其他課程注重落實課程思政要求;聯系時代發展和社會生活,結合課程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融通專業課程和職業能力,培育創新意識。
      2.教學內容有效支撐教學目標的實現,選擇科學嚴謹、容量適度,安排合理、銜接有序、結構清晰。
      3.教材選用、使用符合《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和要求,配套提供豐富、優質學習資源,教案完整、規范、簡明、真實。
      4.教學過程系統優化,流程環節構思得當,技術應用預想合理,方法手段設計恰當,評價考核考慮周全。
      實施

      成效
      30 1.體現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符合課內外教學實際。
      2.按照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關注重點、難點的解決,能夠針對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突出學生中心,實行因材施教。
      3.教學環境滿足需求,教學活動開展有序,教學互動深入有效,教學氣氛生動活潑。
      4.關注教與學全過程信息采集,針對目標要求開展考核與評價。
      5.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信息化教學設施設備提高教學與管理成效。
      教學
      素養
      15 1.充分展現新時代職業院校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學技能和信息素養,發揮教學團隊協作優勢;老中青傳幫帶效果顯著。
      2.教師課堂教學態度認真、嚴謹規范、表述清晰、親和力強。
      3.教學實施報告客觀記載、真實反映、深刻反思教與學的成效與不足,提出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的改進設想。
      4.決賽現場的內容介紹、教學展示和回答提問聚焦主題、科學準確、思路清晰、邏輯嚴謹、研究深入、手段得當、簡潔明了、表達流暢。
      特色
      創新
      15 1.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培育正確的勞動觀念、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
      2.能夠創新教學模式,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
      3.能夠與時俱進地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較大借鑒和推廣價值,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
       
      二、專業(技能)課程組

      評價
      指標

      評價要素
      目標

      學情
      20 1.適應新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發布的專業教學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裝備規范)、頂崗實習標準等有關要求,涉及1+X證書制度試點的專業,還應對接有關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緊扣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強調培育學生學習能力、信息素養、職業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2.教學目標表述明確、相互關聯,重點突出、可評可測。
      3.客觀分析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基礎、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習特點等,詳實反映學生整體與個體情況數據,準確預判教學難點及其掌握可能。
      內容

      策略
      20 1.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及時反映相關領域產業升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結合課程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針對基于職業工作過程建設模塊化課程的需求,優化教學內容。
      2.教學內容有效支撐教學目標的實現,選擇科學嚴謹、容量適度,安排合理、銜接有序、結構清晰。實訓教學內容源于真實工作任務、項目或工作流程、過程等。
      3.教材選用符合《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和要求,探索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資源,引入典型生產案例。教案完整、規范、簡明、真實。
      4.根據項目式、案例式等教學需要,教學過程系統優化,流程環節構思得當,技術應用預想合理,方法手段設計恰當,評價考核考慮周全。
      實施

      成效
      30 1.體現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符合課內外教學實際,落實德技并修、工學結合。
      2.按照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關注技術技能教學重點、難點的解決,能夠針對學習和實踐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突出學生中心,強調知行合一,實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生源特點,體現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
      3.教學環境滿足需求,教學活動安全有序,教學互動深入有效,教學氣氛生動活潑。
      4.關注教與學全過程的信息采集,針對目標要求開展教學與實踐的考核與評價。
      5.合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仿真、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以及數字資源、信息化教學設施設備改造傳統教學與實踐方式、提高管理成效。
      教學
      素養
      15 1.充分展現新時代職業院校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學技能、實踐能力和信息素養,發揮教學團隊協作優勢;老中青傳幫帶效果顯著。
      2.課堂教學態度認真、嚴謹規范、表述清晰、親和力強。
      3.實訓教學講解和操作配合恰當,規范嫻熟、示范有效,符合職業崗位要求,展現良好“雙師”素養。
      4.教學實施報告客觀記載、真實反映、深刻反思理論、實踐教與學的成效與不足,提出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的改進設想。
      5.決賽現場的內容介紹、教學展示和回答提問聚焦主題、科學準確、思路清晰、邏輯嚴謹、研究深入、手段得當、簡潔明了、表達流暢。
      特色
      創新
      15 1.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培育正確的勞動觀念、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
      2.能夠創新教學與實訓模式,給學生深刻的學習與實踐體驗。
      3.能夠與時俱進地更新專業知識、積累實踐技能、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較大借鑒和推廣價值,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
       

      友情鏈接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AV网址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