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
為增強高等學校科技創新能力,鼓勵高校科技工作者加強基礎研究、開展原始性創新與前沿探索,培養科研學術骨干,帶動學科建設和發展,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共同組織實施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依據《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豫教科技〔2014〕129號)規定,現將2017年度項目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計劃類別
(一)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按研究類別分為應用研究計劃、基礎研究計劃、軟科學研究計劃。
1.應用研究計劃是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目標而開展的應用與開發研究計劃。計劃選題要緊密圍繞河南經濟建設發展戰略需求,重點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主動服務省內大中型企業,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建設創新型河南提供技術引領和支撐。2017年度應用研究計劃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裝備、應急產業(信息安全、應急裝備、交通安全、醫療應急)、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等領域的科研項目。
2.基礎研究計劃應圍繞我省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基礎理論,特別是具有國際前沿水平和有應用前景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以促進學科合理化,增強優勢學科領域的科技實力。同時,發揮我省學科優勢和特色,加快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的培養和人才梯隊的形成,推進我省優勢學科與優勢技術領域的持續發展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培育。2017年度基礎研究計劃重點支持現代農業、生命科學、化學化工、電子信息、數理科學等領域的科研項目。
3.軟科學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交叉和綜合的科學。軟科學研究應以解決我省經濟建設的重大決策、組織和管理問題,促進經濟、科技、社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以輔助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單位決策為根本目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提供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而進行的一種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性研究活動。選題應對促進經濟、科技、社會協調發展,推動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預期成果應對國家、部門、地區當前或長遠的決策和管理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服務。2017年度軟科學研究計劃支持范圍僅限于我省“國家三大戰略規劃”實施中的宏觀戰略研究、產業發展研究、協同創新研究、教育信息化研究。
(二)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按資助方式分為資助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
資助性計劃項目的研究經費由省財政專項經費支持,支持最低標準3萬元,支持經費根據項目研究周期分年度下達,當年預算當年執行完畢。
指導性計劃項目的研究經費由承擔學校自籌解決。
二、項目申報條件
所申報的項目及項目負責人應符合《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第六條、第八條規定,并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項目負責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在所申報項目的研究領域內有突出成績。
2.項目負責人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擁有一定數量的相關研究成果,能作為項目的實際負責人并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離退休教師、學校非在編人員不得作為課題負責人申報,可以作為研究人員參加項目組。
3.項目負責人當年度只能申請1個項目,作為主要參加者原則上不能超過2個項目。各項申報項目均應成立項目組,個人單獨申報的項目概不予受理。項目組應科學分工,通力協作。鼓勵跨專業、跨學科、跨學校或與企事業單位聯合攻關。
4.承擔省級及以上重大項目、主持承擔教育廳資助計劃在研項目的負責人,不得申報本年度項目。承擔教育廳項目計劃過期未結項的負責人,不得申報本年度項目。
5.項目計劃的研究周期一般為2年,農業以及周期性特殊的學科例外。
三、項目申報方式及時間
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申報、評審、立項和后期管理依托“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云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云平臺”,http://www.rcloud.edu.cn)進行,不需報送紙質材料。
申報人通過學校分配的賬號登錄云平臺,下載《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申請書》(2016版)。申請書填寫完成并經過檢查保護后,通過云平臺進行在線提交,由學校科技處負責人進行網上審核。
云平臺申報提交時間:2016年3月30日—4月25日。申報人須在截止日前提交云平臺
四、項目申報限額及要求
1.為保證項目質量和效益,分計劃類別實行限額申報(基礎研究35%、應用研究50%、軟科學15%,分配名額詳見云平臺)。
2.嚴禁同一負責人和同一項目通過變換名稱等形式進行多頭申報,否則取消申報資格。
本通知及有關電子表格,可在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云服務平臺下載。網址:http://www.rcloud.edu.cn
科技處
2016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