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黨委宣傳部,市委各部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西城區、市直及駐漯各有關單位、各人民團體宣傳部門,各大中專院校,有關學會(協會、研究會):
經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批準,漯河市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評獎申報工作已開始。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評成果范圍
(一)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作品正式出版發表日期為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著作,核心期刊、市級以上報紙、雜志上發表的理論文章、調研報告,縣處級(含縣處級,下同)以上領導機關采用的價值較高的調研報告。
(二)我市(含駐漯單位)社會科學工作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同志有關社會科學的成果,凡具備參評條件的均可參評。與市外人員合作的成果,由我市作者擔任第一主編或多卷本中能明顯分出某卷某冊為我市作者撰寫的可參評。在港澳臺和境外出版、發表的成果不參評。
(三)參評成果類型:專著、翻譯論著、古籍整理、教科書、工具書、普及讀物、考古發掘報告、論文、調研報告等。在境內用外文出版、發表的成果,著作應有中文翻譯目錄和3000字左右的中文章節內容提要,論文應有中文翻譯件。
(四)參評成果署名:每項成果最多可署名5人。期刊、報紙、調研報告以成果原件上的署名為準;著作必須是主編、副主編及前言或后記中注明的主要撰稿人。
(五)每個作者申報項目原則上不超過三項(有與他人合作的項目可增加一項);已獲往屆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論著,其新版本不再參評;論文集、新聞報道、文藝創作成果不參評。未正式發表或出版的社科規劃項目成果不參評。
二、成果參評條件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觀點正確,內容健康。
(二)堅持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主題鮮明、邏輯嚴謹、文字準確,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或應用價值。
(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成果,應在本研究領域有所創新,在國內、省內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應用研究方面的成果,應對研究解決我國、我省、我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有所創見,特別是在深入落實新時代漯河經濟社會發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全面推進“四城同建”城市發展定位,奮力實現“兩個上臺階、四個走前列”戰略目標方面的研究成果,對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古籍整理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在文獻考訂上有所發現;教科書、工具書應吸收和反映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對教學或科研有重要參考價值;普及讀物應有較強的科學性、知識性和可讀性,為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翻譯論著不僅要看其譯文質量、出版后的效果,還要看其對學科建設的意義;被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采用的調研報告,要有采用機關的證明(以該機關正式文件或領導批示形式),并具體說明采用后發揮的實際作用及獲得的經濟、社會效益情況。
三、獎項設置及評獎標準
獎項擬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著作與論文分設),在具備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各等級獎還必須分別具備如下標準:
特等獎:內容質量符合下述一等獎的評審標準,且在核心期刊發表或被市級以上領導批示的。
一等獎:在選題和內容上有重大創新,對某一學科的發展做出較大貢獻,提出了新的重要觀點或結論;對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較大推動作用;對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有較大貢獻,特別是對市委、市政府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在國內、省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二等獎:在選題和內容上有較大創新,對某學科或某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提出了新觀點或新結論;對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推動作用;能夠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在國內學術界有一定影響,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三等獎:在選題和內容上有創新,能發展、完善原有理論或提出新的觀點;對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一定推動作用;對解決實際問題有一定參考價值;在市內學術界有影響,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四、評獎程序
評獎程序分為:作者申報、申報單位初評、學科評審組復評、評審委員會終評、評獎委員會審定五個階段。
(一)申報
1.作者是市級學會會員的,向所屬學會申報;不是學會會員的,向所在單位申報。
2.由多個作者完成的成果,須在“主要參加者”欄中按順序填寫前3名作者(著作類成果僅限主編、副主編)。
3.凡申報參加評獎者,需提供以下資料:
(1)參評作品原件1份,復印件2份(一律不予退回);
(2)《漯河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一式3份(見附件1);
(3)《漯河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匯總表》1份(見附件2);
(4)電子文檔(帶U盤或發電子郵件lhsskl@126.com)。
另外,有佐證材料的應提供一式兩份。
(二)初評
評獎的初評機構由各申報單位負責組成。各申報單位應推舉有一定學術水平、辦事公道的人員組成初評小組,初評應詳細審閱原作,嚴把政治和學術關,公開出版的著作要上網逐一核對書號與出版時間是否一致,嚴格按照參評成果條件推選出參評成果,提出初評等級意見,蓋章后報市評獎辦公室。未進行初評或初評后仍發現有政治問題,或有學術剽竊問題,或有著作版權違規問題的,取消該單位下屆的申報資格。
(三)復評
評獎的復評機構是學科評審組,由評獎委員會聘請一批學術造詣較深、實踐經驗較豐富、有一定知名度、辦事公正的各學科專家、學者組成,按相近學科結組的方式組成若干評審組,對初評機構推薦的參評作品進行分類評審。
1.單項評閱:每項申報作品須由學科組成員根據“評獎標準”審閱,寫出“審閱評語”。在學科組內傳閱“審閱評語”,將同一主題和同一學科的作品進行分析比較,由審稿人提出取舍意見。
2.投票表決:學科組召開全體成員會議,聽取審稿人匯報所審作品的情況和取舍意見,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以得票多少為序,產生建議名單。
3.學科組將評閱意見、表決結果、推薦理由填表并簽署意見,送評審委員會。
(四)終評
評獎的終評機構是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審委員會。評委會由評獎委員會聘請學術造詣深、學術成就高的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評審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聽取各學科組負責人的報告,對學科組評審意見和各等次獎的建議名單進行逐項評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按得票多少為序,評定獲獎成果名單及等次。
(五)審定
評審委員會將評選結果,報評獎委員會審定后,即為評獎的最終結果。
五、獎勵辦法
(一)對獲獎者頒發漯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證書。同時頒發獲獎通知書,由獲獎者送交本單位存檔,作為獲獎者評職晉級和享受市級優秀成果獎待遇的依據。
(二)參加評獎的作品,如有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他人成果,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其參評資格。已獲獎勵的,即向作者追回,并函告作者所在單位退回其獲獎通知書。
六、申報受理時間申報受理時間為2021年2月8日-2月28日。
七、評獎組織領導
(一)評獎工作由漯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直接組織領導,評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漯河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負責評獎日常工作。
(二)各級評選機構的評委和工作人員,在評獎工作中必須遵守紀律,秉公評選,保守評選秘密,嚴禁作弊。
(三)本評獎辦法解釋權屬漯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
(四)申報者可登錄漯河社科網(頻道)首頁或“漯河社科”微信公眾號查詢、下載有關資料。
八、聯系地點、聯系人
地 址:漯河市社科聯科普科研部(市委老樓527室)
聯系人:耿青山
電 話:3156931 13007541100
郵 箱:lhsskl@126.com
網 址:http://www.luohe.com.cn/html/lhsk/index.html
附件:1.漯河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
2.漯河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
匯總表
漯河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
2021年1月6日
附件1
漯河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
成果名稱 |
|
發表出版
媒 體 |
|
發表時間
填寫格式(19-1-1) |
|
成果形式 |
|
1.著作(包含譯著) 2.論文
3.調研報告 |
申報等級 |
等獎 |
學科分類
(限選一項) |
|
1.馬列·科社 2.黨史·黨建 3.哲學 4.經濟理論 5.應用經濟 6.政治學 7.社會學 8.法學 9.國際問題研究 10.中國歷史 11.世界歷史 12.考古學 13.民族問題研究 14.宗教學 15.中國文學 16.外國文學 17.語言學 18.新聞學與傳播學 19.圖書館·情報與文獻 20.人口學 21.統計學 22.體育學 23.軍事學 24.藝術學 25、教育學 26、其他 |
第一作者基本情況 |
姓 名 |
|
性 別 |
|
民 族 |
|
行政
職務 |
3 |
1.處級
2.科級
3.無 |
專業
職務 |
2 |
1.正高
2.副高
3.中級
4.初級 |
研究
專長
(參見學科分類) |
|
最后
學歷 |
|
1.研究生
2.本科
3.大專
4.中專 |
最后
學位 |
|
1.博士
2.碩士
3.學士 |
電子
郵件 |
|
工作單位
(按公章全稱填寫) |
|
手機 |
|
所屬
系統 |
|
1.學校 2.社科研究機構 3.黨校 4.軍隊 (包括軍隊院校) 5.黨政機關 6.其他 |
通訊
地址 |
|
郵政編碼 |
|
主要
參加
者
(按成果原順序填寫) |
姓 名 |
性別 |
出生日期 |
職務職稱 |
研究專長 |
學歷學位 |
工 作 單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論點及成果價值簡介(300字內) |
|
第一作者單位意見 |
第一作者單位:_________________
(簽 章)
年 月 日 |
初
評
單
位
意
見 |
初評等級:
單位簽章:
年 月 日 |
注:①本表內容將錄入計算機。申報人應認真逐項填寫,打印后上報。 漯河市社科優秀成果評獎辦公室制 ②欄內有選擇項的,只填序號
初評單位(公章): 聯系人: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