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學校:
為加強和規范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管理,根據《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管理辦法(修訂)》(教科技〔2019〕
234 號),決定開展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驗收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結項范圍及時間
按照管理辦法規定應辦理結項而未結項的 2020 年度高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時間截止到 2023 年 3 月 31 日,逾期不再辦理結項。2019 年(含)前立項的項目不受理結項申請。
二、結項材料及流程
項目結項驗收材料受理依托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云服務平臺進行。項目負責人填寫《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報告》(2019 版,附件 1),校內相關部門完成簽章審核后,按照《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流程》(附件 2),通過云平臺提交結項申請。經學校審核通過后 10 個工作日內,省教育廳負責部門進行核不予通過者,項目負責人須根據審核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并盡快重新提交結項申請。項目結項報告紙質材料由項目承擔學校科技管理部門負責留存,省教育廳適時組織檢。
三、結項條件及具體要求
(一)結項條件
1.完成項目計劃任務書各項工作;
2.項目實施期間項目組未發生剽竊他人科學研究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
3.項目產出成果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
(二)具體要求
研究成果的取得時間要求為立項后至提交結項材料時間止,包括專著、論文、軟件、數據庫、專利以及評價鑒定證書、研究報告等,應注明“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支持(項目編號:××××)”,未標注的不予列入該項目成果范圍。各類型成果應與項目研究相關,根據成果類型,同時附以下證明材料:
1.論文成果。論文成果須是公開發表,論文成果的署名作者可以是項目負責人或項目組成員;至少 1 篇項目負責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至少 1 篇標注項目資助信息及項目立項編號;至多附 3 篇代表性論文全文,超過 3 篇的以列表形式提供。其中,支撐附件要求:
(1)發表在國內期刊上的論文應附封面頁、版權頁、目錄頁、正文和封底頁,在目錄頁中符號標注該篇論文;
(2)在國外發表的論文應附正文及中文摘要,被 SCI、EI、ISTP、SSCI 等收錄的,須附有收錄證明;
(3)在線發表的論文須附項目承擔學校開具的成果認定證明;
(4)在論文正文作者處文本標注作者與本項目的關系(如項目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同時強調標注受本項目資助的信息。
2.軟件系統應是正式登記的軟件著作權或者軟件系統安裝文件及說明書,同時附上測試報告或使用證明。
3.研究報告。如果項目的預期成果僅研究報告一項,須有使用單位的采納證明及原本;同時提供由具備資質的權威部門出具的檢索重復率低于 30%的書面報告。
4.著作/教材等出版物。正式出版物的封面頁、版權頁、作者頁、目錄頁和封底頁,在作者信息處文本標注作者與本項目的關系(如項目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其中出版物第一完成人需為項目負責人或項目組成員。
5.專利。須提供授權專利證書,如果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成員均非專利的第一發明人,至少 1 個專利中項目組成員和項目負責人為共同發明人。
6.成果轉化。需要提供正式簽訂的成果轉化合同(協議);合同任務的負責人需是項目主持人或項目組成員;合同中未明確合同任務負責人的需提供合同簽訂雙方認可合同項目負責人。
(三)資助計劃項目結項還需達到以下基本要求:預期成果為論文的,至少 1 篇論文為北大/南大中文核心或 EI、SCI、SSCI 收錄;預期成果為專利的,至少 1 項獲得授權;預期成果為軟件的應有不少于兩家非本單位用戶使用證明及對相關軟件的評價;預期成果為研究報告的要有市廳級以上的采納證明。
(四)有以下情況之一不予結項驗收:
1.未按要求提交結項材料或提供的結項材料不真實、不完整的;
2.提交的成果形式、數量未達到計劃任務書中的預期成果數量的;
3.未滿足結項基本要求的資助計劃項目。項目結項驗收是全面考核項目實施質量的關鍵環節,省教育廳將對項目結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項目結項率和項目執行情況將作為核準 2024 年度項目申報計劃數量的重要依據。2021 年度和 2022 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截止時間分別為2023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4 年 12 月 31 日,逾期不再受理。請各高校切實履行項目管理主體責任,認真做好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和結項驗收工作。在結項過程中弄虛作假、偽造結項材料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取消其項目結項資格,并通過云平臺進行公告。
四、聯系方式
聯 系 人:科技與信息化處 楊媛媛聯系電話:0371-69691667
附件:1.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報告(2019 版)
2.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結項流程
如有疑問及需要附件的老師請聯系學院科技處。
2023 年 2 月 12 日
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 主動公開 2023 年 2 月 13 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