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4-11-08 09:23: 瀏覽量: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學生們?nèi)缤诫U者,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而教師則是他們的舵手,指引著方向。然而,當我們航行在教學的海洋中,總會遇到一些暗礁和風暴。今天,讓我們放下手中的舵,傾聽彼此的聲音,共同面對和解決這些挑戰(zhàn)。樊明濤院長將引領我們,一起走進教學的藝術殿堂,去觸摸那些隱藏在課堂背后的真實聲音。
我們知道,有些課堂上的學生,他們的目光似乎被無形的磁場吸引,手中的手機成了他們最忠實的伙伴。這讓我們不禁反思,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否足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們的課堂是否足夠生動,足夠吸引人?
樊院長主持了這次座談會,他以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jīng)驗,引導我們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各位老師,你們的每一句發(fā)言,都是對我們教學之道的寶貴貢獻。你們的智慧和經(jīng)驗,將是我們改進教學方法的燈塔。樊院長強調(diào)了此次座談會對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改善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性,鼓勵各位教師積極分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樊院長擔任食品工程技術本科班4,5,6班食品科學與工程導論課程,講述了學生們到課率高,作業(yè)上交率高,但對課程的理解能力略差,原因可能是他們是文科生。樊院長重點強調(diào)學生過程管理很重要,例如學生上課玩手機要管制;聽課要記筆記;課堂紀律要好等。最后樊院長提出一個建議:老師們理解所講課程課本的內(nèi)容,要掌握好講課技巧,相關教材、論文的內(nèi)容要理解透徹,道理要給學生講明白。
隨后,各課程老師紛紛打開話匣子,積極發(fā)言。唐雪燕老師講述了食品智能加工技術5,6班學生上課情況,5班學生上課狀態(tài)較好,按時完成作業(yè),實訓積極;6班學生上課散亂,實訓積極性稍差,學風沒有5班好。唐雪燕老師詳細講述了實訓室的衛(wèi)生、工器具的使用情況以及肉品實訓室急需一把高壓水槍。于棟老師、焦婷婷老師、時文芳老師、劉靈芝老師和鄺敏杰老師帶22級食品智能加工技術1,2,3班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學生出勤率高,實踐操作積極,問題是休閑食品實訓室和速凍實訓室工器具短缺,如刀、油炸鍋、削皮刀等,希望3樓實訓室安裝油煙機。張學全教授和王嬌老師所帶課程為食品技術發(fā)展史,24級食品智能加工技術1-7班沒有教材,共性問題大教室衛(wèi)生太差。田楠楠和劉霖老師所帶課程為食品概論,學生整體出勤率低,玩手機的學生稍多,上課上廁所等問題突出,部分學生沒有課本。趙小萌老師所帶課程為食品微生物,曠課學生多,文理學生混合學習,學生接受度不同,有些學生學不會。姜長生老師所帶課程為基礎化學(22級和24級學生),24級學生出勤率高,22級學生出勤率低,做基礎化學的實驗周六周日去檢驗檢測學院做。張小芳和曹艷華老師帶24級食品智能加工技術專業(yè)乳制品加工技術課程,學生出勤率高,含對口升學的學生,化學知識薄弱,部分學生上課看手機,實訓實踐動手能力弱。孫艷玲老師講述了24級食品智能加工技術4班學生整體素質(zhì)比較好,學生對手機管理控制方面有時不太好。
在座談會的最后,樊院長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他強調(diào),對于學生上課玩手機這一突出問題,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責任重大,要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比如改進教學方法、增加課堂互動等,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課堂學習。對于教師們提出的共性問題,樊院長表示會認真整理匯總,形成詳細報告后上交學校,積極爭取學校的支持和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針對實驗室設備短缺的情況,樊院長明確表示會盡快安排采購新設備,優(yōu)先滿足教學急需。在實驗員與教師配合問題上,樊院長強調(diào)要建立更完善的溝通協(xié)調(diào)機制,確保實驗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順利進行。
最后,樊院長著重指出,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和著裝問題不容忽視,各課程教師要與輔導員密切配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此次座談會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老師們帶著明確的方向和希望,期待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