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院官方微信學院官方微信

      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2-11-11 11:43 瀏覽量:

      習近平總書記作的二十大報告,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都強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作為從事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黨的二十大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要與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講話和重要豐富實踐結合起來,牢牢把握職業教育十年來的偉大成就,發奮努力,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跨越發展,做到職業教育大有作為。

      一、準確把握二十大報告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統籌推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調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我們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提供了根本指導和工作遵循。 職業教育被確立為教育完整體系上不可或缺的一種類型,其內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辦好職業教育,既要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常態、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職業教育培養人才供給側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側的程度;也要適應學生自身發展和家長對“人民滿意教育”的個體需要;更要滿足職業教育學生在學期間的學習、生活和其基本感受,又為職業教育學生未來工作和生活奠定基本的基礎。

      辦好職業教育是提升教育“四為服務”水平的內在需要。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要高質量的職業教育。習近平同志在《擺脫貧困》中指出,把教育問題同經濟、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看這個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適應并且促進了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勞動者生產素質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普及職業技術知識的本領。職業技術教育理所當然地要同閩東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及同農民脫貧致富的需要緊密結合。實踐證明,只要是適應社會需要的職教畢業生,就受到普遍的歡迎、自身發展亦好。

      辦好職業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客觀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腦力和體力為要素的勞動能力全面發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職業教育核心思想和育人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職業教育通過開展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掌握技術技能,使學生潛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發展,讓每位學生都能更好地為社會、為國家服務,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緊密聯系新時代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實踐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擔任福州市委書記兼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6年。福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結合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工作時的關于職業教育的重大理念和重大實踐、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一系列重要論述。

      習近平同志兼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時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辦學理念,激勵和指導一代一代職業教育人改革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快速發展,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福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福州市屬的職業院校,高質量跨越發展,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高地”,也是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傳承弘揚他在福建、福州工作時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實踐,立足職業教育類型的定位,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堅持“培養需要的人才”“培養可用的人才”“培養更多的人才”“培養可靠的人才”,更好地服務了福建、福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晉升國家“雙高計劃”專業群建設單位、全國“優質校”,榮獲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銀獎,學生蛋雕作品入選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央綜合展區展出。我國職業院校十年來的變化:職業教育由過去被認為“無奈選擇”“低層次”的教育,轉變成為青年成才、出彩人生的“金鑰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高地”。

      職業教育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的方面,如,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特性不明顯;職業教育經常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更沒有做到最優、“適應社會需要”;職業教育縱向貫通、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橫向融通不暢;校企合而不作、產教融而不深。

      三、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更多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培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職業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的辦學方向。習近平同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到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調研時指出,職業技術學院的生命力就在于專業結構適應社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語重心長地說:“工人階級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覺悟。要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職業教育應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打造特色專業,做到以產業引導專業建設,以專業建設服務行業發展。高職院校應適應產業、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高職院校的專業;將產業、企業的需求融入職業教育辦學過程,促進產業、企業人才需求與院校人才培養互動,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能用的人才”、“可靠的人才”。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供給側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基本的辦學模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增加“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產教深度融合”內容。要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黨和國家重視、支持政策,形成濃厚的氛圍。強化地方政府主導作用,統籌做好頂層設計,健全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機制、幾方主體深度結合的體制機制,以及參與產教、校企合作的企業行業給予優惠政策或支持的措施,激活社會各個方面參與職業教育主體活力,構建“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市場作用,形成各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高職院校增強校企合作的自覺,主動作為,創新辦學模式。企業、行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加職業教育。

      完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橫向融通、職業教育自身縱向貫通。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通作了一系列規定,規定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創造公平就業環境,建設“技能型社會”等。我們要大力宣傳、全面實行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構建縱向貫通中等職業教育、大專職業教育、本科職業教育、研究生職業教育的新時代職業教育作為類型的完整體系,尤其要大力推進職業本科教育,盡快解決職業教育本科層次太少、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及產業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需要的問題。

      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圍繞著落實立德樹人、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這個根本任務,以解決“什么樣教師教”“教什么內容”“怎么教”。大力推進“雙師型”教師、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全面提高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素質。系統推進高職教育教材改革。瞄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趨勢及新技術、新工藝最新發展前沿,及時充實更新職業教育教材內容。立足于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強化育人方法的深度改革。以育訓結合為切入點,改變傳統的講授式為實踐式訓練為主的教學,提高學生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力推廣信息化、職能化教學改革,深化理論和實踐、知識和技能教育的融合,在潤物無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達到立德樹人、德技并修。

       

      (作者:林子波,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博士)


      友情鏈接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看又黄又爽成年视频 | 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日韩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