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15 16:41 瀏覽量:
來源: 《紅旗文稿》2021/5 作者: 李 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要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是要在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要更好完成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的戰略任務,就必須從思想上認識上深刻把握新時代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的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充分證明,堅持黨的領導事關民族興亡和人民福祉,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的,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中華民族的光明前程系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要實現全面領導,不斷鞏固執政地位,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政治上層建筑、思想上層建筑統一性的根本要求,是兩者具有一致性的必然體現。馬克思主義認為,思想上層建筑為包括政黨制度在內的政治上層建筑提供思想基礎和理論根據,而政治上層建筑為思想上層建筑的鞏固和發展提供根本保障,政治上層建筑一經形成就會對思想上層建筑產生重大而持久的影響。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這和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歷史反復證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真理,是具有整體性、實踐性、指導性的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一部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奮斗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并不斷取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歷史,就是一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闊步前行、不斷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好宣傳好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共產黨有9100多萬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靠什么才能夠真正組織起來,使得黨員能很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組織能很好地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我們的回答是,既要靠嚴格的黨內章程法規來約束和規范黨員、基層黨組織的行為,也要靠持續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通過持續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使全體黨員能夠從思想深處自覺地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從而為我們黨的事業提供堅強的信念支撐,能夠經受得住各種風險考驗。通過持續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使全體黨員了解并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聯系各自工作實際,實事求是,成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行家里手,善于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勇于破解發展難題,取得新發展階段的新成就。通過持續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使全體黨員能夠堅守為民宗旨,時刻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并踐行人民至上原則,在每一個基層黨組織中做先鋒、當模范,做好組織、凝聚、服務群眾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斗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
團結、動員、組織、凝聚群眾的根本舉措
我們黨的事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其中,黨的事業說到底就是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事業,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黨的事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黨必須做好團結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的工作,而做好這一工作,就必須通過對億萬人民群眾進行持續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來塑形鑄魂,實現對全體人民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進而凝聚成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匯聚成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推動改變舊世界的過程中,使絕大多數人在創造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改變受奴役受壓迫的地位而成為新世界的主人。但馬克思主義不會自然而然地為群眾所掌握,化為億萬群眾的自覺行動,就必須對群眾進行持續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因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都高度重視對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重視依據黨當時所處的環境和需要,有效開展相關工作。黨成立初期,就做出多項關于宣傳教育的專項決議,在涉及農民、工人、青年運動以及黨務、軍事工作等文件中,針對重大事件、重要問題進行工作部署時,都有宣傳教育方面的內容。當我們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農村,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時候,及時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轉化為最淺顯易懂的道理和語言向農民進行宣傳,“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平實而具體的表述里,農民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和他們一條心、代表他們利益、真正為他們著想、與國民黨軍隊不同的隊伍。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根據國情變化需要,采取多種切實有效的方式,進行了內容豐富、范圍寬廣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成效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取得了新成就。
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對人民群眾持續開展行之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所以在黨的事業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能夠團結動員組織起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堅定信念跟黨走,黨和人民的事業才能夠無往而不勝,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持續滲透,妄圖沖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破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鞏固黨長期執政的思想基礎,就必須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使黨的指導思想成為億萬人民群眾的自覺選擇。
迎接挑戰、戰勝風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保證
我們的事業越是偉大,目標越是宏偉,前進的道路上就越是充滿挑戰,就越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在前進道路上將要遇到的風險挑戰有清晰、深刻的預判,多次告誡全黨全國人民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提示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要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
當前,我們勝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但是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面對國際國內紛繁復雜的形勢,我們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馬克思主義作為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研究新情況,適應新變化,把握新形勢,應對新挑戰,完成新任務,需要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發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我們要通過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學會全面、辯證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勠力同心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勝利前進。
(作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