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來信
老師好,我的原生家庭一點也不和睦,我和母親也經常發生激烈的言語沖突,導致我心情很壓抑。我該怎么辦呢?
老師回復
同學,你好,首先感謝你對我的信任,將自己的困擾與困難及時與我分享,希望以下的建議能夠幫你解惑。
一是及時調整心態,發現幸福模式。主動敞開心扉與母親溝通,在表達自己訴求的同時也要意識到母親的意愿。“可分離,常牽掛”,可以作為與父母關系處理的積極建議。與其抱怨原生家庭的苦楚不如積極接納它,當我們的視角變得積極的時候,與母親的關系就開始變得積極。內心的力量往往大于命運的力量,用自己新認知、新思想去解決、去應對家庭中的種種困難疑惑。
二是積極參與實踐,健全社會支撐。大學時光是成長成熟的關鍵時期,多利用課余時間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充實自己。在與人相處過程中,我們都會有被關注的需要,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學會妥善處理周圍的人際關系,健全社會支撐系統,獲得內心深處的安全感。
三是不斷增強自信,做好生涯規劃。我們可以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嘗試著用“我可以”開頭造句,而不要用“我不要”開頭造句: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可以面對困難,我可以成功。大學轉眼就消逝了,從現在開始學習好好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通過撰寫學業生涯規劃書對自己的大學四年做出具體規劃。比如,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教師資格證和導游證的書籍,發揮自己認真做事的態度,慢慢建立自己的獲得感、滿足感。
最后,老師想用韓國作家李南玉《原生母愛》書中講到的來鼓勵你,“你身上潛藏著無窮的力量,你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請永遠不要忘記,你是獨特而又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