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6-30 08:19 瀏覽量:
楊霞:女 教授 院長 專業帶頭人 學術委員會委員 學校首屆教學名師 省級教學督導,從教40年來曾講授《烹飪營養與衛生》《營養配餐》《中醫飲食保健》等20多門課程。
2019-2024河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裁判;
2023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裁判;
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裁判;
2024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裁判;
山東省、海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裁判。
主持項目:
主持申報國家級示范專業、河南省示范專業、河南省特色專業(烹飪工藝與營養)的專業建設并順利通過驗收;
主持國家優質校建設項目中《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專業群》建設并通過驗收;
主持省級項目《糧油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究-玉米苞葉、種皮、胚、胚乳系列產品加工技術與成套設備研究》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主持《實現河南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化效應 加強食品專業重點專業建設研究》、《糧食安全政策國際比較與我國糧食安全對策研究》、《“十三五”時期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戰略研究》等四個項目獲河南省社科一等獎;
主持完成《食品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新檢測方法的研究與開發》項目、河南省政府招標決策項目《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及保障體系建立研究》、河南省科技廳項目《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及管理模式研究》、河南省教育廳《玉米胚粕復合功能因子乳汁品產業化開發》等十多項;
主持學校《新型食品生態鏈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項目。
發表SCI和中文核心學術論文:
《電子標識技術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糧食與油脂》(中文核心);
《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現狀和對策研究》《長春大學學報》;
《貯藏溫度對鮮切萵筍品質的影響》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與機械》(中文核心);
《西蘭花干燥過程中還原型Vc與氧化型Vc變化的研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與機械》 (中文核心);
《糙米芽制備及其在紅曲保健酒中的應用》《食品與機械》(中文核心);
《不同抗倒性小麥品種的莖稈結構及其化學成分和力學特性分析》《河南農業大學學報》(中文核心)等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會議交流學術論文38篇。
主編和副主編教材和著作:
《營養配餐》上海交通大學大學出版社;
《烹飪原料》機械工業出版社;
《烹飪營養與衛生》機械工業出版社;
《水產品加工技術》科學出版社;
《食品生物化學》(國家規劃教材)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廚房設計與管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營養配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食品營養與安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中西烹飪原料》上海交通大學大學出版社;
《食品生物化學》機械工業出版社(著作)等18本。
社會服務:
兼職全國食品產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委員(連任三屆);
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海峽兩岸中醫藥交流與合作學會理事;
海峽兩岸中醫藥交流與合作學會健康管理學術交流部專家;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
河南省省科協咨詢專家,河南省營養保健學會專家;
河南省藥食同源功能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
河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
高職教育分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河南省烹飪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
鄭州市營養協會副理事長;
鄭州市酒店營養師委員會副會長;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名師;
河南省婦聯《2011-2020河南兒童營養發展綱要》制定專家;
國家職業資格《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營養配餐員》考評專家;
國家職業資格《公共營養師》《營養配餐員》《健康管理師》和《保育員》命題專家;
吉林桃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三劍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復茂食品有限公司、泰康之家豫園河南鄭州養老社區等公司技術專家;
河南電視臺、河南電臺特聘專家,受邀在全國各地部隊、醫院、學校、幼兒園、社區和保健食品企業講座300余場,參與河南省《萬人助萬企》《百會鏈千企》科技服務活動,服務40多家食品、配餐和敬老企業、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36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