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院官方微信學院官方微信

      “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打造思政教學新模式
      發布日期:2021-10-21 14:37 瀏覽量:

      發布時間:2021-10-20 瀏覽量: 52 信息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1年10月19日07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中,思想性、理論性是根本、是靈魂,親和力、針對性是動力、是成效。推進高職院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為此,筆者所在的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探索實施了“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堅守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不斷提高學生抬頭率、點頭率、回頭率,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理論基礎——
            思政課的關鍵是“思”,重點是“政”,載體是“課”
            思政課的關鍵是“思”,缺少思想魅力就缺少課程感染力,立德樹人的關鍵在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重點是“政”,講政治是具體的,思政課要牢牢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載體是“課”,思想加政治等于思政課,要在二者有機融合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最終通過課程體現出來。
            充分聚焦“人”。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其在課程設計、進程安排、內容選擇、方法運用、傳授知識、闡釋理論、組織活動、效果評價等方面引導學生構建精神支柱、明確發展目標、強化社會責任,實現全面和長遠發展。同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既當“聽眾”又當“主角”,在平等溝通、自由討論、互動交流中推動教學內容入腦入心。
            關鍵體現“思”。思政課是所有課程中最具歷史使命的,必須注重其思想、政治和學術含量,把哲思、意蘊、理趣充分融為一體,以循循善誘的方式把最有價值的內容展示并傳遞給學生,實現知、情、意、行統一的培養目標。因此思政課必須聚焦學生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字字講到最“渴”處、句句暖到心坎上,引導學生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立志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
            重點突出“政”。“講政治”是思政課的首要要求,“政治要強”是思政課教師首要的素質要求,但“講政治”必須有方法,不能僅是文件解讀文件、套路連貫套路、口號傳播口號,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史和事、道和魂、理和路的角度,采取學生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進行教學闡釋,激勵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打造載體“課”。思政課兼具知識性、政治性和思想性,要打造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必須正確處理“術、學、道”之間的關系。其中,“術”即要不斷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沿用好辦法,吸引學生主動靠近、自動連接。“學”即要在教學實踐與學術研究的有機統一中,及時回應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和難點,著力回答他們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道”即要把握好思政課教學規律,讓思政課真正“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
            實踐路徑——
            大班授課“系統灌輸”,小班研討“具體啟發”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是其重要原則,而“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正是在堅持這一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大班授課打好理論基礎,實現理論認知,通過小班研討啟發引導發散思考,實現價值內化。
            該教學模式從充分發掘大班授課和小班研討兩個教學環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角度出發,把線上教學平臺、教材、教學實踐基地、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等進行梳理,將大班授課的內容設置成若干個專題,并結合相關專題,設置小班研討的內容和形式。大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一是精心安排,課前布置線上學習任務;二是大班專題授課,落實本節課重點難點,實現教材體系向知識體系的轉化;三是小班現場研討,深化本章節重點難點,實現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的轉化;四是布置課后任務鞏固本課內容。通過這四個環節,進一步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實現理論武裝的教育目標。
             其中,大班授課重在“系統灌輸”,強調理論性、統一性和主導性,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教材的直接敘事轉化為問題敘事,重組教學內容,凝練成專題,并緊扣學生的困惑點,切忌完全從教材出發,課前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收納、提升、整理,課中用理論剖析逐個擊破問題,通過層層剝筍的講解回應學生的困惑。同時,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塑造的重要地位,厘清常見誤解,實現大班授課的價值輸出功能。
            小班研討重在“具體啟發”,強調實踐性、多樣性和主體性,主要針對大班授課中遇到的難點、困惑點進行,同時又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論認知,增進師生、生生之間情感,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主要采用的是現場授課的方式,通過近年的多方探索,形成了課堂敘事式、平臺情景式、基地體驗式和網絡延展式即“四位一體”的小班現場授課模式。其中,課堂敘事式教學主要是利用課堂主陣地,通過教師教授不同紅色故事的知識點和師生互動,將大道理寓于小故事中的一種小班研討形式;平臺情景式教學主要是借助于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和“口袋”博物館、影視樓梯、理論回廊等設施,根據大班授課的內容,通過鑒賞型、研究性、活動型、仿真型、模擬型等教學形式,生動地呈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基地體驗式教學主要借助紅色資源,讓學生深入實地切實體驗大班授課中所講授知識的思想性和理論性;網絡延展式教學是課堂敘事教學的重要補充,主要是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慕課等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延伸小班研討的教學空間、拓展教學資源。
              教學反思——
              教學激勵措施、學生積極參與度、教學資源建設有待提升
             經過學校多年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超過92%的學生對“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思政課教學模式表示滿意和喜愛,且這一比例還在逐年上升,這證明“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是行之有效的創新教學模式,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范式,即由傳統的單一“灌輸式”轉向以“學”為中心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范式,這一創新模式的效果如何,既要看小班研討的效果及與大班授課的銜接情況,還要看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條件保障情況,因此在具體操作中尚存一些問題與挑戰。
             第一,教學激勵措施有待完善。該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大班授課解決的是“大水漫灌”的理論解渴問題,小班研討解決的是“精準滴灌”的思想解憂問題,盡管很多教師認可此教學模式,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又加之時間和精力限制,只有部分教師愿意嘗試。第二,學生積極參與度有待提升。思政課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既取決于教師的“有效教”,也離不開學生的“認真學”,在小班研討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受性格影響不太愿意表現自己,或針對所提問題缺乏思考,回應問題趨于敷衍,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學資源建設有待強化。該教學模式需要相配套的教學資源作為保障,尤其是小班研討的教學實踐更需要構建互動交流的教學場景,以利于師生之間進行小范圍、平等性的交流和展示,而當前這一教學資源還遠不夠保障教學需求。
      (作者:王含,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主任;詹躍勇,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

      友情鏈接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 亚洲欧洲免费小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在线看所有AV的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