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院官方微信學院官方微信

      關于上報《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 教育創新
      發布日期:2017-03-24 20:51 瀏覽量:
      省教育廳: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教高〔2016〕880號》),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報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教辦高〔2016〕769號)文件精神,我院制定了《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通過三年建設,全面落實河南省“三改一抓一構建”和“六路并進”高等職業教育總體工作思路,使我院職業教育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日臻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建設成為河南省特色鮮明的優質高職院校,更好服務于漯河中國食品名城和河南省食品工業大省建設。
              現將《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隨文上報,請審核。
       
      附件:《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
               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
        
       
                           2016年12月18日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辦公室        2016年12月18日印制



      附件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教高〔2016〕880號》)和《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報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教辦高〔2016〕769號)文件精神,為提升我院創新發展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設特色鮮明的優質高職院校,為漯河中國食品名城和河南省食品工業大省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特制定《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
      一、工作基礎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豫政[2014]75號)文件中明確提出的重點培育和打造的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職教知名品牌,是全省唯一、全國僅有的兩所之一的食品類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主要為漯河中國食品名城和河南食品工業大省培養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院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級重點職業院校”、“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等榮譽稱號,是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院校建設單位、河南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建設單位、河南省食品行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牽頭單位,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承擔著“河南省高等學院特色專業建設點”、“河南省高等學院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河南省民辦高等學院品牌專業建設點”、“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食品類專業示范性實訓基地”、“河南省職業院校師資培養培訓示范基地”、“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等建設任務。
      目前校區占地面積820畝,在校生7600多人。近年來緊緊圍繞當地產業開辦專業,重點發展食品加工、食品檢驗、食品機械、食品制冷、食品包裝、食品營銷、食品物流、食品電商等20多個專業,專業教師432人,以中國杰出校長李五聚教授和河南省職業教育專家高愿軍博士為代表的一批省內外專家學者在校專職任教。建有肉制品工藝、乳品工藝、焙烤工藝、飲料工藝、食品分析、食品檢驗等62個專業實驗實訓室,校內實驗實訓設備價值6547萬元,食品類實訓基地和電子商務實訓基地被評定為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性實訓基地。同時,依托雙匯集團、樂天澳的利集團、三全集團、思念集團、眾品集團、親親食品漯河公司、盼盼食品漯河公司、河南三劍客奶業有限公司、漯河市恒達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小帥才)等成立了8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證。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以上,主要就業在漯河雙匯集團、樂天澳的利集團、親親食品漯河分公司、鄭州三全集團、思念集團、漯河市恒達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等河南省著名食品企業,多數已成為企業的生產經營骨干,有的已發展為企業高管,為推動河南食品產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學院現有食品工程、食品檢驗、制藥工程、營養烹飪、機電工程、信息工程、經濟管理、交通運輸8個系和1個基礎部,32個專科專業。建校以來,始終本著“校企合作、專業共建、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專業建設思路,不斷打造專業品牌的龍頭地位,先后建成河南省特色專業4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民辦高校品牌專業4個。現有專任教師432人,生師比為17.5:1。在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119人(其中教授3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7.5%;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126人(其中博士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9.2%;“雙師型”教師18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2.4%。另有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9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2.7%。在專任教師隊伍中,省管專家2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省職業教育專家3人,省級優秀教師6人,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12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省、市級教學名師3人,漯河市技術拔尖人才5人,漯河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漯河市技術創新團隊2個。
      學院始終堅持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人才培養特色。在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五共模式”。一是校企專業共建。利用“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和“河南省食品行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委員會”這兩大平臺,緊緊圍繞當地產業開辦專業,先后與漯河雙匯集團、南街村集團、三劍客奶業公司、小帥才食品公司、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華冠養元飲料有限公司、河南三全集團、思念集團、白象集團、鄭州萬家集團、南京雨潤集團、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定向培養,實施訂單教育,在食品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機械與管理、食品包裝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骨干專業開設冠名訂單班,近年來開設 “雙匯班”、“三劍客班”、“三全班”、“小帥才班”、“思念班”等訂單班72個,訂單培養學生3876人。由學院、政府、行業、企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校企業合作委員會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特色課程體系。根據行業、企業需求和職業能力需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專業職業能力和通用職業能力,按照專業能力模塊,基于工作過程,本著“必需”和“夠用”原則,構建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特色課程體系。骨干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學時達總學時2/3及以上,頂崗實習總學時累計達一年。二是課程共擔,校企雙方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學院教師主要講授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及部分專業課,企業行業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及能工巧匠主要講授主干專業課和指導訂單學員實習實訓為主。人才培養過程由校內培養和到企業實習實訓、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等環節來共同完成。學院規范了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過程中教學延伸和育人延伸工作,初步實現了專業與產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三是教材共編。校企雙方按照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要求共同編寫訂單班教材。堅持“必須、夠用”原則,緊密結合企業實際,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特色。利用編寫省教育廳職教室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的契機,學院認真組織編寫工學結合校本教材(講義)。在教材編寫中采取“雙主編”制和“1:1”制。“雙主編”制即一個學院教師主編,一個企業行業專家主編。“1:1”制即編寫人員一半是學院教師,一半是企業人員。共完成了《肉及肉制品生產技術》、《乳制品生產技術》、《焙烤制品生產技術》等55本校企合作教材,有力地推進了人才培養新模式的順利實施。四是師資共訓。學院專業課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強化實踐技能的提高,了解企業行業的新知識、新工藝、新設備、新標準,提升“雙師型”隊伍建設水平,近三年來,所有專業課教師均有到行業企業實踐鍛煉不少于2個月的經歷。同時聘請98名企業行業專家、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到學院兼職任教,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五是基地共享。學院和企業先后共同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完善了食品工藝實訓基地、食品質量檢測實訓基地、食品機械實訓基地、市場營銷仿真實訓基地、食品包裝技術實訓基地等。確保了每個專業都有必需的實驗實訓條件,保障了實踐教學和教學模式改革的順利展開。同時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依托雙匯集團、三全集團、思念集團等企業成立了86家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促進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和隨崗就業。近幾年,學院加快了引企入校共建實訓基地步伐,2015年與河南大匠烘焙科技教育公司共同投資350萬元組建二級學院——大匠烘焙學院,與中財嘉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食品3D技術學院。2016年,與河南省中標檢測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000萬元成立第三方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漯河中標檢測有限公司。目前已商定引企進校共建實訓基地的企業還有甲骨文公司(軟件技術專業)、深圳華碩教育公司(跨境電商專業)、華為公司(移動通訊專業)、天津時代科技公司(動漫專業)等。同時,正式運營“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沙澧眾創空間”,以食品研發、技術推廣和服務為特色,用企業引領創業、老師帶頭創業、學生融入創業的方式吸引創業項目團隊22個,其中學院教師45人,創業學生236人。部分項目已取得較大進展,已通過市級驗收。由于校企合作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近3年,學生在國家和省級各類技能競賽中獲獎80多人次,雙證書率和就業率顯著提高,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多數已成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骨干,如優秀畢業生胡廷宇,現已成為雙匯集團鮮凍品事業部部長,年薪100萬元。
      升專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完成省部級和廳級項目共129項,獲獎46項。發表學術論文353篇,其中核心期刊67篇。獲得國家專利22項。出版專著、教材64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25部。
      經省教育廳批準,學院成立了“河南省高校果蔬飲料工程技術中心”,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上海食品研究所共建“漯河市食品研發中心”,與海南雙成藥業共建“漯河中德雙成功能食品研究院”,依托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中科天健(漯河)食品研究院。擁有肉制品工藝、果蔬加工、休閑食品、信息技術應用等14個校內研究所(中心),注重應用性研究,積極開展技術推廣、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
      在漯河市科技部門支持下,學院牽頭成立了“漯河市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漯河市食品產業知識產權戰略聯盟”。通過這些平臺,組織有專長的教師走進企業幫助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加強科技咨詢、科技推廣和聯合研發,推動漯河市及河南省食品企業科技創新。近3年來,組織科技咨詢服務46次、科技項目推廣17個、聯合研發項目 8個,其中“鮮切萵筍保鮮技術”、“豇豆飲料加工技術”、“蔬菜加工控制VC損失技術”、“玉米黑豆飲料加工技術”、先后應用于漯河東勝食品廠等9家企業,新增產值4.19億元、利稅0.47億元,新增就業1335人。有效促進了企業升級轉型和地方經濟發展。
          二、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加強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辦學活力,推進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加快漯河中國食品名城和河南省食品工業強省建設提供堅實人才保障及技術支持。
          三、主要目標
              通過三年建設,全面落實《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使學院創新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整體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日臻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服務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優質高職院校,滿足漯河中國食品名城和河南省食品工業強省建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
          ——體系結構更加合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辦學層次、規模結構,構建以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為核心、中、高職教育銜接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
          ——辦學特色更加鮮明。促進學院錯位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建設成為河南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成國家級骨干專業4個、具備教學、生產、培訓和鑒定等多種功能產教研特色鮮明的綜合實訓基地2個、河南省食品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和3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發展機制更加完善。改革辦學體制、深化校企合作、改革管理體制;健全校企合作辦學、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各項規定;依法制定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學院治理結構,提升治理能力;改革創新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化運行模式,組建多投資主體法人化的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完善以訂單教育為主的“學院培養人才,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定向錄用”的政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擴大合作領域和范圍;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制培養為主的“大匠烘焙學院”、“中標檢測學院”。
          ——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建立診斷改進機制,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主診斷、切實改進;完善質量年報制度和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人文素養、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培養于一體,塑造卓越學生;教育質量力爭躋身省內同類院校一流行列,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食品類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學生培養質量明顯提高,學生獲取“雙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率達到98%以上,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對口就業率90%以上。
          ——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建立食品類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承擔全省職業院校食品類職業“雙師型”教師培訓任務; 學院與企業深度合作,建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制訂政策扶持師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發明創造等成果;建設成為職工繼續教育品牌高職院校,開展行業企業職工繼續教育比例逐年增高;建立國家級“沙澧眾創空間”,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加強現代服務業亟需人才培養,滿足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人才需求。
          四、總體規劃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是高等職業教育面向“十三五”持續深入推進改革發展的行動指南。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和本院實際,學院計劃承擔《行動計劃》中的16個工作任務、8個項目建設。
          (一)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
          ——開展優質院校建設。按照優質高職院校的建設標準,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師資隊伍、專業課程、實訓基地、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建設進度;加大體制機制、校企深度融合、教育教學、創新創業教育、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學院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跨入全省優質高職院校行列。
          ——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加強食品加工、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機械、食品儲運與營銷4個骨干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水平大幅提升,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實訓設備配置水平與技術進步要求更加適應;重點建設食品加工和食品檢測2個具備教學、生產、培訓和鑒定等多種功能產教研特色顯明的綜合實訓基地。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圍繞提升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重點建設河南省食品類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探索“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辦法;建立教師輪訓制度,落實專業教師企業實踐規定,2018年,“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達75%以上;加強師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和教書育人水平;根據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建立在職教師輪訓制度,重點培訓技能緊缺型專業骨干教師;實行教師定期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五年企業實踐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新任教師必須先實踐、后上崗;制定教師培養培訓五年規劃,保障100%的在職教師完成五年一次的輪訓;完善以老帶新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根據學院專業帶頭人培養計劃、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三年內,培養專業帶頭人5名,培養青年骨干教師30-40名;建立優秀教師選拔培養制度,完善健全骨干教師培養體系,遴選培訓青年骨干教師20名左右。
          ——推進信息技術應用。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微課程、虛擬仿真實訓系統等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重點建設電子商務、 食品儲運與營銷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中心、河南省食品類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和3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建立系統的人才培養制度。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學校應用技術創新服務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深入推進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試點項目建設,出臺學校中高職銜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性意見,制定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準,開發配套的專業核心教材,促成中高職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有機銜接。
          ——推動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開展多元投入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在原有基礎上,組建多投資主體、法人化的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
      (二)增強學院辦學活力
          ——實施分類考試招生。落實《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13〕3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52號)精神,實施招生制度改革,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分類考試招生成為學院招生的主渠道。
          ——推動學院特色化發展。主動對接河南“一帶一路”戰略,適應“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互聯網+”行動計劃和現代食品行業需求,科學定位學院服務的行業、產業和區域,走特色發展的路子;緊緊圍繞學院對接的食品行業組建專業群,構建食品專業建設體系,根據食品行業實際需求確定人才的培養規格,形成鮮明辦學特色。
          ——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開展建設混合所有制高等職業院校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研究,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建立2個產權明晰的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和3個左右股份所有制的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推行學分積累與轉換。逐步實行學分制,推進與學分制相配套的課程開發和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學分為基本單位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制度;力爭成立跨校選課聯盟,實行學分相互認定。
         (三)加強技術技能積累
          ——深化校企合作發展。推動學院與當地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重點建設“河南省果蔬加工工程技術中心”、“中德功能食品研究院”、“中科天健(漯河)食品研究院”、“食品三D打印實驗中心”、“漯河中標檢測公司”等應用技術創新協同中心;制訂政策扶持師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發明創造等成果;與北舞渡胡辣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合作建設“漯河市北舞渡胡辣湯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技藝傳承創新活動。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以四個骨干專業(群)建設為試點,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集聚創新創業教育要素與資源,建設4個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把大學創業中心、沙澧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等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納入學院建設;建立健全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制訂實施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學分轉換制度和有利于學生創新創業的彈性學制;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合理運用政府公共資源,充分調動社會其他資源,激發大學生創新活力,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力支持,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制培養為主的“大匠烘焙學院”、“中標檢測學院”。
          ——開展國家交流與合作。加強與韓國、德國和香港開放大學交流與合作,以“中韓實驗班”、“中德實驗班”和“中德功能食品研究院”為平臺,加強與信譽良好的國際組織、跨國(境)企業以及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地區)開展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境)外先進成熟適用的職業標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和數字化教育資源,選派專業骨干教師去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地區)學習;爭取與國(境)外同層次高水平院校開展合作辦學,與企業合作開展境外辦學,培養符合食品行業需求的本土技術技能人才。
       (四)完善質量保障機制
          ——優化學院治理結構。完善學院章程,按照《章程》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實現管理科學化和民主化;2016年底前,參照《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健全學術委員會;參照《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程(試行)》健全董事會機構,發揮領導、決策、審議與監督作用。
          ——完善質量年報制度。鞏固學院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進一步提高年度質量報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讀性,及時對報告進行發布,接受社會監督。
          ——建立診斷改進機制。以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為基礎,2016年啟動教學診斷和改進工作;開展專業層面的教學診改試點工作,到2018年,教學診改專業達到20%以上。
          ——健全內部質量保證與監控體系。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推進教考分離,規范教學考評制度; 建立院系兩級教學督導制度,加強教師教學過程的指導與監控;建立健全學生專業技能考核、 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監控制度。
          ——發揮社會評價的監督作用。支持第三方參與學院質量評價;訂單班、現代學徒制試點班,鼓勵企業參與人才培養質量全過程監控;建立健全畢業生跟蹤調查反饋制度和社會對畢業生滿意度跟蹤調查制度。
          ——完善教師管理機制。修訂反映自身發展水平的“雙師型”教師標準;推動教師分類管理、分類評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行按崗聘用、競聘上崗;完善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將師德表現、教學水平、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應用技術研發成果與社會服務成效等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和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制訂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績效評價標準,績效工資內部分配向“雙師型”教師適當傾斜;原則上55歲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學期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學校兼職教師聘用與管理辦法》,明確兼職教師聘任條件、崗位職責及管理辦法;加強兼職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與教學方法培訓,努力提高兼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到2018年末,兼職教師數按每學年授課160學時為1名教師計算,比例達到學院教師總數的30%左右;建立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激勵機制、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評價體系、優秀兼職教師評價激勵機制。
          (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在廣大師生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關心國家命運,自覺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夢想、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規范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健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全面推進《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測評體系(試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進一步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支持學生社團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建設;創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促進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融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推進優秀產業文化進教育、企業文化進校園、職業文化進課堂,構建具有鮮明食品特色的校園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化,研究探索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測評辦法;加強學生在專業教學及實訓過程中職業習慣的養成,建立學生職業素養評價機制;重視頂崗實習教學環節,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建立以企業為主的學生職業精神評價制度,并作為學生畢業綜合素質考核的重要依據;貫徹落實《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五、具體舉措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學院成立行動計劃推進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以學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院長為組長,各分管學院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行動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教務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成立檢查督導組,組長由院黨政辦主任兼任;同時成立各任務、項目實施工作組,具體落實每個任務、項目的建設工作。
          (二)落實經費預算
          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行動計劃》項目實施,按照建設規劃分年度足額落實經費;統籌使用財政資金、自籌資金、事業收入、捐贈收入等各項資金,積極吸引相關企業、行業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融資渠道;嚴格財務管理,完善內控機制,實行財務公開和項目資金集體決策制度,向管理要效益。
          (三)嚴格評審立項工作程序
          立項工作按照“系部申報、材料公示、專家評議”的程序進行, 完善《行動計劃》評審指標體系,根據任務、項目一覽表,細化各個項目評審內容,對項目進行分析科學評價;評審項目或任務,堅持集中評議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原則,擇優立項、上報、建設。
      六、工作進度安排
      時 間 工 作 內 容
      2016年12月        布置
          啟動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下達建設任務和要求,匯總上報省教育廳立項。
      2017年1月—
      2018年7月
                建設
      按照建設任務書進行建設。
      通過教育部任務項目管理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做好事中監督管理。按季度發布建設情況通報
      2017年7月 通過教育部任務項目管理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做好中期檢查
      2018年9月 通過教育部任務項目管理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做好檢查驗收
       
      七、建設進度安排、經費預算及預期效果
      詳見附表。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任務(項目)檢查監測評估
      制定各個任務(項目)的建設目標、思路、規劃、內容、步驟、預期效果等,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提出學校、行業企業和其他投入預算承諾。要自加壓力,加快步伐,確保任務(項目)落實。
      (二)實行任務(項目)績效考核制度
          制定《漯河食品職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任務(項目)落實績效考核辦法》,組織專門人員對各任務(項目)落實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任務(項目)負責人及成員進行獎懲。
      (三)開展專項資金審計
      在項目驗收前,開展項目資金審計。委托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對項目預算執行、管理及績效等情況進行全面審計,出具項目《審計報告》,并針對項目《審計報告》指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附表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建設進度安排與經費預算表
      2016 2017 2018
      序號 工作任務 預期效果/ 建設進度安排 投入預算
      來源/額度(萬元)
      分年度預算
      執行情況(萬元)
      小計
      (萬元)
      RW-2 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成熟適用的職業標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和數字化教育
      資源
          1.根據我省及漯河市重點發展戰略和行業緊缺人才需求,支持1個優勢專業引進國際先進成熟適用的職業標準1個。
      2.引進國際先進職業教育課程和教材1種。
      3.引進的文本型、網絡課程、聲像資料、圖片資源等國際優質教育資源135個。
       財政投入:       90
       學校投入:90   55 35
      RW-7 高等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國家級、省級培訓計劃  
      實施食品類專業省級培訓計劃(國內培訓和企業頂崗培訓)。
       預計培訓人數:50人,2017年度25人,2018年度25人。
       財政投入:5   2.5 2.5    50
       學校投入:40 2 19 19
       行業企業投入:5    2.5 2.5
      RW-9  
       
       
      支持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按照有關規定自主聘請兼職教師;加強兼職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與教學方法培訓;支持兼職教師或合作企業牽頭申報教學研究項目、組織實施教學改革;把指導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技術人員納入兼職教師管理范圍。核算教師總數時,兼職教師數按每學年授課160學時為1名教師計算。
      1.制定寬松的高技能人才聘任制度,按照有關規定自主聘請兼職教師,面向海內外引進急需緊缺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骨干專業兼職教師比例達60%以上。
      2.將企事業單位兼職教師任教情況作為個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兼職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與教學方法培訓。
      3.支持兼職教師或合作企業牽頭教學研究項目、組織實施教學改革。
      4.把指導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技術人員納入兼職教師管理范圍。
              0
      RW-11 推動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建設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 1.按照《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開展建設。
      2.使用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
       財政投入:        
         1000
          
       學校投入:1000   650 350
      RW-12 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 1.每年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預計培訓教師100人,2017年50人,2018年50人。
      2.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列入繼續教育學分。
        財政投入:       10
        學校投入:10   5 5
      RW-19 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研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建設方案與管理辦法” 1.建設食品類骨干職業教育集團。
      2.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在產業規劃、經費籌措、先進技術應用、兼職教師聘任(聘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吸納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優勢,探索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辦學體制,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向緊密型、集約化方向發展。
       財政投入:5   5   60
        學校投入:45 15 15 15
        企業投入:10   5 5
      RW-28 落實《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服務經濟轉型升級面向行業企業開展職工繼續教育的意見》 1.承擔職工繼續教育規模逐年增大。
      2.開展職工繼續教育人次數與全日制在校生數的比例逐年增高。
      3.開展行業企業職工繼續教育比例逐年增高。
      4.建設職工繼續教育品牌高職院校。
        財政投入:       100
        學校投入:40   30 10
        企業投入:60     40   20
      RW-40 加強現代服務業亟需人才培養,加快滿足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人才需求  
      適應國家和河南省產業布局發展規劃,支持現代服務業亟需人才培養改革與發展,加快滿足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人才需求
       財政投入:         450
       學校投入:300 100 100 100
       企業投入:150 50 50 50
      RW-42 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1.2018年建成國家級創業平臺1個。
      2.計劃入駐企業(創業團隊)數:15個。
      2.吸納高職學生創業人數100人:2016年20人,2017年40人,2018年40人。
      財政投入:10   5 5 110
      學校投入:50 10 20 20
      企業投入:50   25 25
      RW-43 探索將學生完成的創新實驗、論文發表、專利獲取、自主創業等成果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1.制定相關政策文件。
      2.2017年起實施學生成果折算學分。
      3.2017年起實施彈性學制。
              0
      RW-44 地區、有關部門整合發展財政和社會資金,支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高等職業院校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多渠道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1.出臺政策加大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形成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活動的良好氛圍。
      2.專項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支持優秀創新創業項目產業化。
      3.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入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4.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計劃30個:2016年5個,2017年10個,2018年15個。
      地方財政投入:30   15 15 60
       學校投入:30  
      10
       
      10 10
      RW-51 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參照《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設立學術委員會;一批(不少于20%)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參照《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程(試行)》設立理事會或董事會機構 1.2016年健全學院學術委員會。
      2.2017年健全學院董事會
              0
      RW-52 鞏固學校、省和國家三級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進一步提高年度質量報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讀性;強化對報告發布情況和撰寫質量的監督管理 1.鞏固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
      2.形成教育內部和外部兩層監管機制,強化對報告發布情況和撰寫質量的監督管理。
              0
      RW-53 加強分類指導,以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為基礎,開展高職院校教學診斷和改進工作 1.制定教學診斷和改進工作方案和計劃。
      2.成立專家組成的教學診斷和改進監督工作組,每年以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為基礎,分專業類別加強指導。
      3.2016年開始開展診斷。
      4.開展診斷的專業數10個:2016年2個,2017年4個,2018年4個。
       財政投入:       15
       學校投入:15 3 6 6
      RW-64 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支持學生社團活動 1.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堅持知識學習、技能培養與品德修養相統一,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文化藝術類課程建設。完善學生人格修養,培育學生誠實守信、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
      2.利用學校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等,發揮學校歷史沿革、專業發展歷程、杰出人物事跡的文化育人作用。
      3.支持并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與政府、行業、企業合作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傳遞正能量的實踐育人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
       財政投入:        
       
      10
       學校投入:10 2 5 3
      RW-65 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    
       
         圍繞傳播職業精神組織第二課堂,弘揚以德為先、追求技藝、重視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注重用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跡教育引導在校學生。
       財政投入:       10
       學校投入:10 2 5 3
      XM-1 骨干專業建設(3000個左右) 1.建設骨干專業4個:2016年1個,2017年2個,2018年1個。
      2.受益學生數量逐年提高,2016年500人,2017年1500人,2018年2000人。
        3.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明顯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水平大大增強。
      財政投入:240 60 120 60 1500
      學校投入:960 196 351 413
      行業企業投入:300 100 100 100
      XM-2 校企共建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1200個左右) 1.建設校企共建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數量2個:2016年1個,2017年1個。
      2.受益學生數量2016年300人,2017年600人,2018年1000人。
      財政投入:200    100 100 3700
      學校投入:1730
       
      80 620 1030
      行業企業投入:1770 100 700 970
      XM-3 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200所左右) 建設優質高職院校   財政投入:1500   750 750 13600
        學校投入:9100 2000 4000 3100
        行業企業投入:3000 1000 1000 1000
      XM-4 “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500個左右) 1.建立食品類“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2.預計培訓人數50人:2017年25人,2018年25人。
       財政投入:125   65 60 387.5
       學校投入:162.5 3 80 79.5
       行業企業投入:100   50 50
      XM-6 立項建設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00個左右)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00門左右)  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2017年1個,2018年1個。 財政投入:20   10 10 40
      學校投入:20   10 10
      XM-8 建設一批骨干職業教育集團(180個左右);遴選10個省份開展多元投入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 建設骨干職業教育集團(河南省食品職業教育集團)      財政投入:250   150 100 2260
       學校投入:510 205 100 205
       行業企業投入:1500 400 500 600
      XM-15 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500個左右),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制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 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制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數量1個:2017年1個。
      預計參與試點學生數200人:2016年50人,2017年150人,2018年200人。
       財政投入:250   125 125 500
       學校投入:125 100 10 15
       企業投入:125 80 20 25
      XM-16 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00個左右) 與當地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個:2017年1個。  財政投入:100   50 50 1150
       學校投入:500 100 140 260
       企業投入:550 155 105 290
      合計       4773 10226 10103.5 25102.5
                       
       
           
         任務(項目)投入預算合計:25102.5萬元,其中:財政投入預算2735萬元,學校投入預算14747.5萬元,企業投入預算7620萬元。

      友情鏈接

      AV天堂手机在线观看_国产a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_国产免费久久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成人AV
        1.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 亚洲Aⅴ欧洲国产AⅤ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尤物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